2012天工與京都相見樂遊遊

Author:

2012一月九日,台北冷風冷雨打上身,但天工人卻是暖心情,因為飛機就要飛向京都了(目光閃閃)~

由於同仁們個個崇尚自由,於是乎此次京都之行大家猶如煙火般散開,砰地一聲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無所依的新血我只能緊緊抓住其中一團,跟著前輩們混吃混喝,以下是54夜的隨心所欲玩樂不負責報導。

 

●倒數第五天●

Chick in後,馬不停蹄地來到了距離下塌旅館很近,安藤忠雄的「Time’s」。

此建築為安藤日後大量運用水之元素創作的起點,沿著高瀨川而建的Time’s,比起其他安藤的作品似乎有些不搶眼,差點錯過。

作為綜合商場的它似乎對應著冷颼颼的空氣,也散發著冷清的氣息。

不過河岸景色相當漂亮,無論是愜意地在河岸邊喝咖啡或漫步在小橋上都是舒服的享受。

春天櫻花開滿河岸時,想必一定很美。

 

每年一月的第二個禮拜一是日本的成人式之日,趕日沒趕時,可惜只剩零散的和服女孩兒點綴街頭,殘念。

 

此時胃醒了,拖著燃料快耗盡的身體我們來到了─

丸龜製麵

現在回想起來,此頓是此行最便宜好吃的一餐了~

Q彈牙的熱烏龍麵迅速攪拌半熟玉子,加上鹹鹹的明太子以及唐揚物,眼淚鼻水混著幸福直直流下

 

為了找尋傳說中的豆乳甜甜圈和冰淇淋,隊長帶領大家來到錦市場,就像台灣的傳統市場,不過乾淨整潔多了。好多醬菜種類,日本人真的是個愛鹽巴的民族。

走著走著,卻先看到大排長龍的章魚燒,你說能不買能不買嗎?

果然是日本的章魚燒,身段如此之軟,加了濃郁的起士,好吃!!(青坪搖頭

 

只有豆乳冰淇淋的照片那是因為今天甜甜圈機器壞了(隊長跳腳)

濃濃的豆味,好吃!好冷

 

幸運地趕上了日本的神社廟會,不幸地是我們已經吃飽了。

沒錯,日本人真是個愛吃雞蛋的民族。

 

由福女祈福過的竹枝(?)人們可以購買各式各樣福氣吊飾掛在竹枝上然後一路舉回家~

 

熱鬧過後,清月高掛天上,在冷冽清新的空氣的包圍下,走在空蕩的神社廣場,距離回台灣還有四天。

 

●倒數第四天●

陶板名畫之庭

造訪此行第二個安藤忠雄作品─陶板名畫之庭。

完工於1994年。以陶板畫的方式再現名畫之美,是世界首座能在戶外欣賞名畫的庭園。

陶板畫是將原畫作攝影製版之後,轉印到陶板上再燒成色澤鮮豔的陶版,然後將一片片的陶板拼湊成巨大的繪畫。 陶板畫不會變色腐朽,可以永久保存,是一種嶄新的藝術型態。

展出的畫作共有八幅,分別是莫內的「睡蓮‧早晨」、鳥羽僧正的「鳥獣人物戯画」、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秀拉的「星期天下午」、雷諾瓦的「陽台上」、梵谷的「星空下的絲柏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以下請看~

一入眼簾的即是莫內的睡蓮,隨著若有似無的水波,蓮花好像也擺動了起來。

三幅名畫在視線移動中出現又消失,中間的雷諾瓦作品─「陽台上」中的女性似乎也從空隙中看著我們。

右邊是鳥羽僧正的「鳥獣人物戯画」 ,左方為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 。

 

陽光與建築融合出迷人的光影。

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 ,可以靜靜坐在它面前細細地觀賞每位門徒的表情(椅子很冰)。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把自然美景巧妙結合在建築,看起來好像第九幅畫。

漫步與穿梭在建築之中,在靜謐卻又開放的空間欣賞永不褪色(真的嗎?)的陶板名畫,看似開放卻又有驚喜,尤其是一些小小有點隱密感空間的設計,讓我覺得安藤桑似乎樂在其中。

 

下一個踏點是梅田Hep Five的紅色摩天輪。

電梯旁的巨型抹香鯨,很時尚的鮮紅,讓我想起生魚片。

 

車廂裡貼心地繪製了地理圖讓客人對照眼前的景觀。

 

更更貼心地設置了可安插自己隨身聽的喇叭,是氣氛很乾時的救星。

 

早餐消化完了,冷風中鑽進梅田車站裡的一家小店。

梅田車站內的小洋食屋,看起來像是復古電影裡才會出現的場景,只留給客人前胸貼櫃檯,屁股貼牆壁的空間用餐(幸好腿短)。

 

菜單很簡單:漢堡肉套餐、炸豬排套餐、牛肉咖哩套餐等,日本人應該覺得很好吃吧不過我不是日本人。

 

光之教堂

第三個安藤朝聖景點,就是位於隱密住宅區的光之教堂,真正的名字是茨木春日丘教會。

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看著地圖(每戶人家姓氏都寫上去,這樣真的好嗎…)。

 

發光的十字架在前,懺悔心大起。

 

安藤忠雄在講座中提到:「其實大家都沒懂光之教堂」。「很多人都說那十字形光很漂亮」。

「我很在意人人平等,在梵蒂岡,教堂是高高在上的,牧師站的比觀眾高,而我希望光之教堂中牧師與觀眾人人平等,在光之教堂中,台階是往下走的,這樣牧師站的與坐著的觀眾一樣高,這樣就消除了不平等的心理。這才是光之教堂的精華」。

 

一道小樓梯往上,安藤忠雄真的很喜歡這樣的小處設計。

 

可愛的小中庭(掏出菸來)。

 

巧妙的玻璃拉門牆設計,隱藏在建築之中。

 

走溫暖色調的主日學教室。

 

同樣地能享受從縫隙灑落下來的陽光。

 

告別了安藤桑,晚餐時間到~

耶~抵達大阪!

 

看了有沒有很想揍人(尤其是右上角那個)…

 

來到大阪不吃大阪燒章魚燒不行阿。

 

好吃但沒飽…(不過大阪燒不是在我們面前煎嗎???)(折筷)

 

再用炸雞把胃裡的那剩下的一小塊空間填滿。

 

又逛起廟會了~

 

年輕美貌的福女讓人忍不住掏錢出來買招福吊飾。

 

這些就是買來掛在竹子上的招福吊飾(最便宜的也要1500日幣!驚!)。

 

大叔烤起魚來很有大師風範,大家屁股差點又黏下去了。一邊吃魚一邊喝酒這才是人生啊。

 

酒足飯飽,無知覺的兩條腿被我們拖著回旅館。

 

●倒數第三天●

一早就被自己餓醒,不囉嗦地吃了好多~(黑色醬菜好好吃)

 

大家再捧出名店買的輕乳酪蛋糕,令人驚訝的是吃起來還滿普通的。

 

吃完南下奈良東大寺餵小鹿斑比。

這些鹿的伎倆待會兒都會出現。

 

癡情地等待鹿仙貝(意外發現鹿兒都是內八字腿啊)…

 

被頂了…

 

遠處被圍城的nancy…

 

歷經無數歲月的建築,散發出迷人的美好~

 

東大寺於七二八年由信奉佛教的聖武天皇建立,大佛殿寬五十七米、深五十米、高四十八米,為現今世界上最大的木造結構建築。大佛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所以我們沒進去…

 

逃離了鹿兒們的熱情擁護,接下來去參觀最後一個安藤忠雄建築─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司馬遼太郎是日本戰後著名的作家,1923年生於大阪,最重要的文學成就在描寫江戶末期的歷史小說。司馬遼太郎在1996年過世後,由夫人設立「司馬遼太郎紀念財團」,並請來他們的鄰居安藤忠雄於2000年設計興建紀念館。

此為司馬遼太郎的故居,保留他書房的原貌供人參觀。

 

圓弧形的長廊。盡頭就是紀念館大廳。

 

因為內部禁止拍照,所以google了一下網路上的照片,以下:

滿室書本的感覺真的很美,流瀉出歷史與人文的氣味,還有樓梯前的那面美麗的拼貼玻璃牆,真的,請一定要來參觀。

 

朝聖之行結束,換祭五臟廟了~

來到一風堂拉麵店~

 

桌上有配菜任你吃,濃郁的豚骨湯頭,好吃!好鹹!

 

通天閣快速喀嚓一聲拍完就走。

 

來到了梅田藍天大廈的空中庭院展望台看百萬夜景。

走在寒風刺骨的環形露天觀景台,雖然很美地上有螢光發亮的點點但一心只想跑回溫暖的室內心裡咒罵為何要來這裡。

 

維格…

 

地下一樓有重現1950-60年代昭和大正時期的滝見小路,有jvc犬!大喜!

 

回到梅田車站的小吃街,不幸地選到一家不好吃的大阪燒店,只能藉酒消愁了~

 

結束一天,走在回旅館的路上,發現為何今晚那麼冷,原來

下雪了。

 

●倒數第二天●

 

一早發現所有尖尖的地方都鋪滿細細小雪。

 

伏見稻荷神社看狐狸。

神社屋頂像灑了糖霜的巧克力蛋糕。

 

千根鳥居滿山嶺,我們正走在人生的叉路上~

 

可愛的狐狸臉繪馬,人人都是小畫家。

 

晚上來可能很陰森…

 

鳥居還是一座就好,數大不是美…

 

此時好需要您的庇佑(弓字步)~

 

野良貓出現。

 

清水寺途中奮力上坡(汗)。

 

清水寺本體,壯觀。

 

大叔說書,不過氣氛很乾~

 

戀愛占卜石,聽說閉著眼順利走向另一顆即能帶來良緣,是戀人們,不,是曠男怨女的聖地。

 

愜意地漫步在清水寺附近的街道,真不想回台灣。

 

找個復古茶舖享受日式甜點(其實是想上廁所)。

天啊,可以的話我想永遠待在這裡。

 

小確幸,傳統的抹茶和蕨餅,但可以加點奶嗎?

 

 

回到了花見小路,看到了假藝妓。

 

最後一晚,本隊大手筆一人丟了三張野口英世給牛肉涮涮鍋吃到飽。

因為大家忙著狼吞虎嚥與聊天,所以只草草拍了一張照片了事,結論是我們不再像年輕人那麼會吃了。

 

●最後一天●

吃完早餐→坐飛機→含淚回台灣。

 

結語:此次京都行雖然很趕,有些地方來不及造訪,不過人生總要留點遺憾給未來,所以我們會再見的,京都!

 

最後一張充滿溫馨感動的照片獻給大家─

希望大家能沉浸在愛的每分每秒,過個愉快的農曆年。

以上。

 

香菇報導

 

2 thoughts on “2012天工與京都相見樂遊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