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呀!大家都不要睡」

Author:

2018白晝之夜

這是2016年白晝之夜以這樣簡單的印象進入了台北市的十月,大家都好奇,什麼是白晝之夜,一夜未眠狂歡到天亮?是派對嗎?大部份的人都不曉得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活動。

我看到臉書上有人張貼白晝之夜的宣傳,說實話,看不懂上面寫的是什麼,但一夜不眠似乎挺有趣的,活動地點又在台北車站、西門町一帶,帶著好奇心與湊熱鬧的心態就出門了。

unnamed-file-10

白晝之夜(法語:Nuit Blanche,又稱白夜,也曾被翻譯為白色夜晚)開始於2002年10月,於每年10月第一個週六或週日舉行。

----維基百科

實際上白晝之夜指的是從事「文化活動」,也就是從第一天的晚上到隔日的白天六點,將有一連串的藝術文化節目,內容廣泛。台北市舉辦的白晝之夜,項目從表演藝術、舞蹈、人偶表演、音樂、文學、建築、戲劇、雜技、裝置藝術等平面設計類,都包含在白晝之夜節目裡,包容了豐富的文化,參加者可以依照喜好,自由選擇你要參與的活動。

41631443_2295304424047205_8029516981361180672_o

第一年的白晝之夜範圍從大稻埕、永樂市場到二二八和平公園,不同的定點,不同的文化活動,琳瑯滿目,還記得北門有光雕秀的表演,當時擠滿了一堆人,路上還交通管制,但人實在太多,我只能遠遠站在路上看個大概,利用古蹟結合光雕是近幾年來流行的,運用結合的好壞這就見仁見智的光雕秀。

路上都是人,拿著活動地圖像是拿著藏寶圖一樣,一站一站去找你要看的活動,我沿路從北門到台北車站,走到了位於館前路台灣博物館,那一晚博物館免費開放參觀,裡頭還有講座,博物館前的廣場有一大舞台,也有整點的演出活動,吸引了非常多的人潮,當時廣場活動一路到晚上十點左右便結束,剩大稻埕有活動進行到隔日早上六點,不過當時的我沒注意到這資訊,有點掃興的回家了。

第二年白晝之夜我沒有參與,但活動地點跟去年不同

我覺得舉辦地點沒有前一年的好,對我而言是太遠,玩到太晚我會怕回不了家,其他的因為我沒參加,便不曉得。

第三年就是今年,哇!想不到居然辦到第三年,看來前兩年的成果與回饋一定是不錯的,今年活動地點範圍在捷運中山站到圓山花博園區,節目也是相當多元,比起第一年,活動更多出一倍,讓人更是期待。

42367880_2302116043366043_2417602924453560320_o-550x420

地點動線:

第一年2016年選在台北車站周圍,原本就是相當熱鬧的地段,參與人潮非常多,即使先前不曉得這項活動的人,也會無意間就參與了這項活動,且範圍不大,你要移動到下一個點,其實也走不遠,不會太累。今年2018年選在圓山這一帶其實是滿好的地點,腹地大,即使人潮多,也不會覺得太擁擠,加上原本花博園區就有許多家長會帶孩子來散步,無意間,許多家長和小孩也參與了今年的白晝之夜,參加的人潮想必又可以增加,無疑是很直接的宣傳方式。但今年的地點移動起來,比起第一年的距離遙遠,所以提醒大家,想參加白晝之夜,前一天一定要睡飽一點,保留體力啊~

時間:

第一年舉辦活動幾乎晚上十點便結束,剩下的節目選擇性少,難免覺得掃興,到了今年,大部份的活動都是到晚上12點才結束,讓人玩得過癮看得開心,是很不一樣的做法。

節目數量

第一年活動有講座有舞蹈演出,但數量不多,一個時段表演完,你錯過後想再看相同類型的就沒有了,今年則是從晚上七點開始每小時都有動態表演藝術的演出,地點都不同,不管你在何處,都可以參與到這種類的活動。

節目多樣性

今年有趣的是大膽加入民眾可一同參與的「互動感」節目,以及採預先報名制的電影欣賞。我們不再只是當旁觀的欣賞者,而是可以一同參與,晚上12點後在圓山中山北路有全民運動會,一同來玩遊戲,當然旁觀者也是非常多。還有台北美術館有夜宿北美館的體驗活動,你可以晚上睡在美術館裡,是很難得的一夜呀~

流程規劃

都很亂,上述有提到今年的活動較以往越來越豐富,但是地圖上真的很混亂,需要分門別類好,建議可以以藝術類別來區分,或是地點來區分介紹這一區有的表演項目,否則時間軸很凌亂,常常有不知道要去哪裡的困惑。

白晝之夜非常有趣,光明正大不睡覺的名義可以參與平時我們接觸不到的文化活動,希望接下來可以繼續舉辦,讓文化藝術更走入人群,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